黄亚男译陆雁点评
亚急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的非化脓性炎症,病因尚未完全阐明,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。多见于中年妇女,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。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。病毒感染后1~3周发病,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,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。本病可自然治愈,治疗以抗炎药、β受体阻断剂等对症疗法为主体,但会并发甲状腺中毒症,所以常常会用类固醇药物。
患者:77岁,女性。
主诉:1.喉部疼痛,2.食欲低下
家族史:父、弟:胃癌,姐:膀胱癌,妹:大肠癌
既往病史:无特殊。
现病史:年11月初,无诱因而自觉喉部不适、有压痛,后出现全身倦怠感和发热,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炎,处方以抗生素和消炎镇痛药。次日虽热退,食欲逐渐低下、早饭后反胃,出现呕吐后来此就诊并住院。
查体:身高cm,体重45.6kg,血压/82mmHg,脉搏92/分·整,体温36.0℃。
眼球无突出、颈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和两叶伴有压痛性硬结。胸部呼吸音、心音无异常,腹部柔软无压痛或肿瘤,未见四肢振战或下肢浮肿。
检查结果:生化检查如下表所示。可确定为甲状腺机能亢进。可排除化脓性甲状腺炎、Graves病、桥本氏甲状腺炎。
核医学检查显示虽然脱碘不完全,但是完全没有I摄取,可以排除Graves病。
甲状腺超音波检查显示甲状腺大小为右叶厚/峡部厚/左叶厚21.6/6.7/19.4mm(正常10.2~14.4/2.1~3.3/10.2~14.4mm),为弥漫性肿大,有形状不整的低回音域,与压痛部一致。综上,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。
汉方医学诊断:病人主诉为喉部疼痛(前颈部疼痛)、无法安静有焦躁感、口渴、食欲低下,虽有伴随出汗的阵发性体热感,却不恶寒不恶风;小便1日8~10回,量略多,大便日下,发热症状出现后有便硬倾向。医者观察为面色潮红、皮肤枯燥、手掌红斑;脉浮、略细、紧、虚实间,舌鲜红、干燥厚黑褐苔;腹力略软、两侧腹直肌遍有挛急和轻度脐上悸。
治疗经过:临床经过上图。入院4日前发热37.8℃,前医处方以消炎镇痛药,入院时体温36.0℃热已解。来我处住院后中止前处方,单独使用汉方药治疗。由脉浮略细紧、自觉前颈部痛、口渴等症状,判断病在太阳,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,从入院当天开始服用,当天一日3回,次日开始一日4回。次日早晨自觉前颈部痛消失(合计服药4次后),当天傍晚再度出现37~38℃间歇热。恶寒少热,且食欲不振、有便硬倾向、黑褐色舌苔,判断里热并存,入院2日后合用调胃承气汤。入院3日后排出大量软便,入院4日后间歇热消失、出现食欲,并且热感、口渴、无法安静的焦躁感得到改善。随着治疗,脉浮的倾向减弱、甲状腺压痛减轻、可触的硬结部分减少。入院8日后,服用完桂枝二越婢一汤后心窝部位出现疼痛,腹部出现心下痞鞭和轻度右胸胁苦满。由此判断,病邪已由太阳传入少阳,将桂枝二越婢一汤变方为柴胡桂枝汤,舌诊可见干燥褐色苔,继续合用调胃承气汤。入院10日后,服用调胃承气汤呕吐,中止服用。入院13日后,甲状腺压痛和硬结消失,之后患者反应身体瘙痒,处以柴胡桂枝汤加黄芪、合四物汤,入院18日后出院。
临床检查结果变化上图。CRP由入院时的13.7mg/dl不断降低,入院10日后已转为阴性;甲状腺机能改善、入院17日后已完全正常;甲状腺超音波检查显示入院时低回音域在入院7日后消失,右叶厚/峡部厚/左叶厚由入院时的21.7mm/6.7mm/19.4mm,于入院17日后变为14.6mm/5mm/10.2mm,基本恢复正常。合用调胃承气汤后,食欲不振、热感、口渴等里热改善的同时,干燥的黑焦样褐色舌苔有湿润倾向,入院17日后,变为正常的薄白苔。
亚急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的非化脓性炎症,可自然治愈。病因尚未明确,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,以对症治疗为主体,使用类固醇和消炎镇痛药,若并发心动过速,则使用β受体阻断剂,也有可能并发甲状腺中毒症,一般使用类固醇药物,给药基准目前尚未一致。使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龙,从30mg开始每周以5mg/日逐渐减量,到病情缓解至少需要给予mg类固醇,并且减量过程中约有10~20%病例再燃。一般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治愈时间,贵田冈等人研究了不同药物的治愈时间,发现类固醇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57.15±47.64日,阿司匹林治疗组为64.75±50.54日,吲哚美辛等抗炎药平均为78.19±64.94日(mean±S.D.),类固醇和抗炎药组、阿司匹林和抗炎药组的组间差异有意义。而本例汉方治疗13日后临床各项诊断数据均改善,以贵田冈等人的报告数据来看,治疗过程可谓良好。
汉方治疗过程中,由患者自觉的前颈部痛、浮脉推测为太阳病,给予桂枝二越婢一汤后,颈部痛改善、发热仍持续。发热倾向于在傍晚某一定时间出现、不伴有恶寒,由此判断为潮热,且患者自觉为发作性体热并伴有出汗,和伤寒论阳明病的条文中“濈然汗出”一致,则可以反推到黑褐色舌苔、便硬倾向、口渴和里热并存。追加调胃承气汤,尚一投药,里热引起的症状即改善且舌苔变为薄白苔。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热类型一般为傍晚发热的弛张热,本例也同样是傍晚发热早晨热解,汉方中称为潮热。汉方用语大辞典中“潮热”解释为“如潮水按时来潮,每日体温按时上升成为潮热,一般出现在午后”。另外,藤平认为“潮热为阳明病出入口之热,出现在少阳的往来寒热向恶热转变的过渡期”。结合亚甲炎出现的病状,我们认为病证易出现于阳明~少阳。(评论:张仲景在东汉末年遇到的伤寒病流行,现在认为很可能是以流行性出血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。想来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去甚远,但二者均为病毒感染引起,症状上有类似,治疗可借鉴,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体现,也是伤寒论生命力的体现!)
将桂枝二越婢一汤和调胃承气汤合用,正是从所谓併病的观点出发的治疗方法。伤寒论中有“二阳併病…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…”“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…”等条文,强调太阳阳明合病不可下。按照此治则,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汤,在自觉前颈部疼痛改善后,理应在表证所见的浮脉消失前单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守方观察,但由于患者焦燥感强烈,临床上处于不宜拖延的状态,因此合用调胃承气汤,并慎重观察有无误下的情况发生。吉益东洞在建殊録中记载了2例对于热性呼吸系统疾病,合用太阳病期的方剂小青龙汤和泻下剂滚痰丸,治疗经过良好。因此我认为应当不拘泥于伤寒论的治则,临机应变地运用汉方。(评论:以临床实践理解伤寒论,修正伤寒论!)
另外,因处于急性期,故嘱患者桂枝二越婢一汤1日4次、调胃承气汤1日3次,频繁服用。
汉方治疗亚甲炎的临床病例报告有限,此案例很有价值。(评论:中医辨证为本是对的,但若对西医诊断视而不见,是危险而愚蠢的。)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