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血管炎

系统性红斑狼疮(SysteniC/upuSerythemato_uS,SLE)是皮肤、关节、浆膜、肾脏、心血管、中枢神经等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。

SLE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,但有与其临床表现相似的描述。对盘状狼疮有鬼脸疮之描述,对SLE之多脏器损害难以归于某一病证,有全身症状者与温毒发斑类似;有皮肤红斑者称红蝴蝶、阴阳毒;有关节疼痛者属痹证;有肾炎、肾功不全者称“水肿”;有肝脏损害者属黄疸、胁痛;有心脏受累者属,“心悸”;有胸水者属“悬饮”等。近代研究其病因仍不甚清楚。发病率据调查美国为1.8一7.6/10万人口瑞典、爱尔兰为4.8/10万人口,日本为18.2/10万人口,中国为24.1/10万人口。患病率中国人为49/10万人口,上海为6.8一8.5/10万人口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以20一40岁育龄期妇女多见,男女之比为1:9。SLE是一种难治病。

一、病因病机

(一)中医认为

本病多为先天不足,肝肾阴亏,精血不足,加之后天致病因素如七情内伤,劳倦过度,

六淫侵袭,阳光暴晒,引起毒热内盛,痹阻脉络,内侵脏腑、关节、筋骨,外损皮肤的疾病。属本虚标实,心脾肾阴虚、血虚为本,郁热、火旺、瘸滞、积饮为标。

(二)西医认为

病因迄今不甚明确。目前认为与遗传、内分泌异常、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。由于免疫调节功能受损,出现各种淋巴细胞亚群减少,抑制性T细胞功能异常,IL-2的产生减少和反应降低,B细胞活性异常增强,产生多种自身抗体,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,沉积于关节、小血管、肾小球等部位,发生补体反应而导致

炎症与坏死。

SLE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黏液样水肿、纤维蛋白变性、坏死性血管炎。最常受累的器官与组织有肾脏、血管、关节、皮肤。其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小动脉或微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。动脉炎特征是血管壁类纤维素沉积。慢性期血管壁呈纤维性增生、增厚、管腔狭窄、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及水肿,有核固缩及嗜碱性小体形成。急性坏死性血管炎时,内弹力板破坏,可形成微小动脉瘤。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、补体C3,和纤维蛋白原沉积于血管壁。

二、临床表现

(一)证候

本病急性发作期,以气营热盛证为主,待高热退后,疾病向阴虚内热转化,其常与血热、瘀热相互交结,可贯穿在整个病程的各个证候中,狼疮性肾炎的中晚期伴有低蛋白血症、高血压、肾功不全者,往往由阴虚内热转化为气阴两虚、脾肾双虚、阴阳俱虚。

1、阴虚内热证长期低热,手足心热,面色潮红而有暗紫班片,口干咽痛,肢节疼痛,烦躁不寐,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,脉细数。相当于本病慢性活动期。

2、气营热盛证高热不恶寒或稍恶寒,满面红赤,红班红疹,咽干,口渴喜冷饮、尿赤而少,关节疼痛或肿痛,手足血管炎而致的虫蚀样红班,舌红苔黄,脉洪数或滑数。相当于本病急性发作期。

3、热郁积饮证胸闷胸痛,心悸怔仲,时有微热,咽干口渴,烦热不安,红斑丘疹,舌红苔厚腻,脉滑数,懦数,偶有结代。相当于本病的心脏受累。

4、瘀热痹阻证手足瘀点,斑疹斑块暗红,两手白紫相继,两腿青斑如网,关节肿痛,

月经延期,低热或自觉烘热,烦躁易怒,小便短赤(蛋白尿、血尿),舌红苔薄或舌光红赤,或舌边瘀斑,脉细弦、涩数。相当于本病馒性活动期的手足血管炎,狼疮性肾炎。

5、脾肾双虚证面色不华,时有潮红,指甲淡白,神疲乏力,口干,小便短少,周身浮肿,下肢浮肿如泥,腹大如鼓,畏寒肢冷时而烘热,舌胖质淡或偏红,舌苔薄或薄腻,脉弦细或细数。相当于狼疮性肾炎、低蛋白血症、肾功不全。

6、气阴两虚证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低热,手足心热,关节痠痛,舌淡苔薄,脉细。相当血细胞减少为主的SLE病人。

7、脑虚瘀热证头晕,头痛之轻症脑血管炎表现,脑电轻度改变。相当于SLE轻度脑损害。

8、疲热伤肝证低热绵绵,口苦纳呆,两胁胀痛,月经提前,经血暗紫带块,烦躁易怒,肝脾肿大,皮肤红斑或瘀斑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弦。相当于SLE的肝损害。

(二)症状

SLE起病可呈急性、亚急性、慢性。受累器官相继发生,病情轻重不同,临床表现多样化,初诊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常被误诊。发病时多有全身疲乏,体重减轻,发热,关节炎或关节痛(约占90%),约半数病人有肌痛、肌肉萎缩、肌无力,皮肤红斑,口腔粘膜溃疡,淋巴结肿大,多脏器受累,常先出现1一2个脏器受累,逐渐向多脏器发展:(1)50%-80%病人出现狼疮性肾炎,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;(2)心脏病变以心肌炎和心包炎多见;(3)神经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,表现神经和精神症状;(4)呼吸系统受累表现胸膜炎、间质性肺炎;(5)消化系统受累有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腹痛腹泻,肝脾肿大;(6)血液系统受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或某种血细胞减少;(7)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申小血管所致的皮肤和爪甲部位的表现,其特点有:1、网状青班,约见于20%一30%的SLE患者。属小血管炎症,是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,主要是由于四肢皮肤小动脉管腔缩窄,小静脉扩张,在皮肤表面呈现网状、树枝状红斑、紫青斑;其次是与冷球蛋白血症可能有关,当外界温度下降时更明显,好发部位为大腿、小腿、手、足、背、肘、膝周围。如伴有坏死性血管炎,常出现紫癜、坏疽、溃疡,类似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样改变。2、皮肤坏死性血管炎,坏死血管炎常侵犯小动脉,在指、趾末端,甲周、小大鱼际、前臂、手腕、小腿伸侧、足外侧出现红肿块或虫蚀样红斑或血瘀或紫癜,随着局部皮肤坏死而变黑,痴皮脱落成溃疡,约1-10cm大小,边缘潮红浸润,经久不愈,这种血管炎提示狼疮活动,抗dSDNA抗体和各项活动期免疫指标水平均升高。病理提示这些病变部位上皮的血管有纤维素样坏死和血栓形成。如血管炎累及脑、肾等脏器,提示预后不佳。3、雷诺现象,约10%一30%的SLE患者趾指末端出现发作性由苍白--青紫--潮红的反应,遇冷或精神紧张时发作,遇暖后缓解,严重者出现指趾端坏死、溃疡;经久不愈,此为指趾端小动脉炎引起的痉挛和冷球蛋白水平增高所致,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扩血管药治疗有效。4血栓性静脉炎,有报告约10%的SLE的患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,主要累及下肢静脉,偶见下腔静脉和肾静脉,肺静脉血栓很少见。血栓性静脉炎可能是多因素所致,如抗心磷脂抗体升高,皮质激素治疗时血液高凝状态,血管内类纤维蛋白沉积容易发生动脉血栓,在尸检时曾见股动脉血栓形成引起肢端坏死。5、血管炎尚可发生在各个系统,如脑血管炎引起神经系统症状;肠系膜血管炎可导致腹痛、腹泻、回肠或结肠溃疡乃至穿孔;胰腺炎、肾炎、心肺等多脏器损害。

三、治疗

迄今无根治办法。治疗原则: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在重要脏器受损前合理治疗以争取良好预后;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药物,首次药彻底,病情温度后维持治疗,防止复发,定期调整方案,以达到用药量小且毒副作用最小。

辨证施治

1、阴虚内热证

治法:养阴清热

2、气营热盛证

治法:清热泻火

3、热于积饮证

治法:清热蠲饮

4、瘀热痹阻证

治法:清热凉血,活血散瘀。

5、脾肾两虚证

治法:滋肾填精,健脾利水。

6、气阴两虚证

治法:补气养阴

7、脑虚瘀热证

治法:健脑化瘀

8、瘀热伤肝证

治法:活血养肝

预后

SLE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,可使预后大为改观,据日本桥本氏报告,5年生存率已超过95%,原来占死因第一位的肾功能衰竭已显著减少。现报告10年生存率已达90%,有雷诺氏现象者,病情较轻,肾脏受累轻微,对激素反应好,预后多佳,伴肺动脉高压者预后差。血管病变中的中等动脉病变和血栓形成者预后不佳,这些病例多死于肾功能不全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。

4大优势1次性治愈0复发!转载请注明出处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
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ygiuv.com/jbfl/1186.html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