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医验案麦门冬汤治验八则
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 http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“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气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”本方虽为肺痿主方。然其不惟治虚热肺痿,凡属津液枯燥、肺虚且热之候,如劳嗽不愈、胃虚呕吐、津枯噎膈、大病差后咽燥虚喘等,用之皆有良效。

文/陈明

一、方药

麦门冬七升(21克)、半夏一升(3克)、人参三两(9克)、甘草二两(6克)、粳米三合(15克)、大枣十二枚(4枚)

二、用法

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。(现代用法:水煎两次,温服)。

三、原文

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气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(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)

四、解说

本方主治虚火咳喘之肺痿证。

肺痿乃肺气虚弱,枯萎不荣,有虚寒和虚热两种类型。

虚寒肺痿,由上焦气虚,肺中寒冷,以吐涎沫不咳,多涎唾,头眩,遗尿,小便数为主证,治以甘草干姜汤。

虚热肺痿,乃肺虚有热,津液不布,以咳吐浊唾涎沫,口渴为主证,用麦冬门汤治疗。

本方立足于肺胃津伤,虚火上炎,故重用麦门冬以滋养肺胃之阴;伍人参、甘草、大枣、粳米甘寒养阴,以培土养金;配半夏降逆化痰,以其辛燥伤阴,故用量轻微,并与大剂之麦冬济之,则降肺气而不伤肺阴。

本方不惟治虚热肺痿,凡属津液枯燥、肺虚且热之候,如劳嗽不愈、胃虚呕吐、津枯噎膈、大病差后咽燥虚喘等,用之皆有良效。

五、运用

唐忠明医案:肺痿(慢性肾炎)

李某,女,36岁,已婚,年4月8日初诊。

患者水肿时起时消两年余,历医十数,用“开鬼门”、“洁净府”、“去菀陈莝”等法,服五苓散、五皮饮、真武汤、疏凿饮子等利水方药效果不著。

医院检查化验,诊为“慢性肾炎”,予可地松、环磷酰胺、利尿合剂等治疗,其水肿仍时起时消。

医患悉以为苦,遂商治于我处。

查患者一身悉肿,目胞光亮,面白鲜明,两颧红赤,咽喉干燥不利,频频咳吐浊沫,舌体瘦小质红,乏津少苔,脉沉细略数。

细揣此案,其病机演变与病证颇与《金匮》之肺痿相似,乃断为“水肿继发肺痿”(虚热型)。

拟麦门冬汤加减治之。

药用:麦冬30克,太子参20克,法半夏10克,淮山药(代粳米)20克,大枣12克,白芍20克,甘草10克。

二诊:上方服完10剂,小便量日渐增多,肿势已轻,浊沫大减,药已中病,遵岳美中教授“慢性病有方有守”之训,原方续服10剂。

三诊:服药已一月,水肿消尽,浊沫不吐,为巩固疗效,仍以养阴生津,健脾益肺之剂以善其后。随访五年,病未复发。(《国医论坛》年)

原按:《金匮》云:“肺痿之病,从何得之?师曰:或从汗出,或从呕吐,或从消渴,小便利数,或从便难,又被快药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”

“曰:寸口脉数,其人咳,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?师曰:为肺痿之病。”

此水肿久服通利大小便之剂,故重亡津液无疑。

吴瑭氏云:“余见世人每遇浮肿,便与淡渗利小便之法,岂不畏津液消亡而成三消证,快利津液为肺痈肺痿证。”

根据患者咳吐浊唾涎沫之主证,故断为水肿继发肺痿。此案的病机演变以阴津亏损、肺叶失濡为主,故用麦门冬汤加减以养阴润肺,培土生金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载芍药有“利小便,益气”之功,与甘草相配有酸甘化阴之妙,如是阴津恢复、肺叶得润,脾能健运,阴生阳长,不利水而水肿自消矣。

权东园医案:吐涎不止

王某,女,14岁,学生,年6月15日初诊。

患脑膜炎,经西医治愈后,经常口吐涎沫不止,吃东西时尤著,且伴有性情急躁,易怒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平不数。

据《伤寒论》:“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了了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”之意,给以理中丸治之,效果不显。

又据《金匮要略》“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”之意,给以苓桂术甘汤治之,仍无效果。

继欲用甘草干姜汤治之,因上述温补无效,遂按虚热肺痿,用麦门冬汤治疗。

麦冬21克,党参9克,半夏9克,炙草6克,大枣4枚,粳米9克,水煎,3剂。

服3剂后,初见疗效,口吐涎沫有所减少。

上方加重半夏、麦冬之用量,最后半夏加至24克,麦冬加至60克,每日1剂,连服20余剂,病愈涎止。(《古方新用》)

按语:本案起于热病之后,热病虽愈,肺胃之阴伤而未复,渐成肺痿,肺不布津液于全身,致口吐涎沫不止。肺痿虚寒者为多,若用温补而无效时,当考虑是否有虚热。

本案起于湿热病后,且有烦躁易怒之表现,无有寒象应考虑阴虚有热,尽管舌脉无病象,然经过一系列温补无效时,用麦门冬治之当属必然,投之果效。

本案因热象不明显,半夏用至24克亦不为过,且有60克麦冬相抑制,投之无妨。若燥热征象明显者,应控制半夏用量,毕竟温燥之品也。

吴协兵医案:噎膈

黄某某,女性,36岁,社员。

患肺痿之证五年余,经常有咳嗽,喉间有痰阻滞,吐咯不爽,气逆心悸,形体羸瘦。

近三月来,吞咽困难,不能进食,饮水至咽即咳呛而出。伴肢体乏力,面色不荣,语言低微,口干咽燥,动则喘咳,小便色黄,大便时干,舌苔薄黄质嫩红,脉象沉而带细数。曾多方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。

余以为患者素体肺胃津伤,津伤则阴虚,阴虚则火旺,火旺必上炎,以致肺胃之气俱逆,于是发生噎膈与喘咳。

噎膈之由实为劳嗽不止,耗伤津液,津枯液竭无以滋润咽喉所致。

治宜清养肺胃,上逆下气。

试投仲景麦门冬汤。

处方:麦冬20克,法夏10克,西党15克,甘草3克,粳米50克,大枣5枚。进4剂而病瘥。(《新疆中医药》年)

按语:本例病证虽见于肺,而其源实本于胃。胃阴不足则肺津不继,津不上承则咽喉不利,食物难下。

故方用麦门冬汤生养肺胃之津,达承上启下之作用,使胃得养而能生津液,津液充沛则虚火自敛,咳逆、噎膈之证随之而消。

许秀平医案:咳嗽

崔某,男,28岁。年3月5日初诊。

患者7年来,每到立春后,清明前无故发生咳嗽,咽痒,持续40余天方告缓解,经中西药治疗罔效。

今年立春后呛咳又作,日夜不休,咳甚则面红耳赤,涕泪俱出,背冷潮热,口干口苦,舌红苔黄,脉弦细。

证属阴虚体弱,不能耐受阳气升发所致。

予麦门冬汤去半夏主治。

处方:西党参18克,炒麦冬12克,炙甘草5克,粳米一把,红枣5枚。

服2剂咳大减,余症已除,守原方继进3剂,七年之痼疾意获痊愈。随访至今,咳嗽未作。(《江西中医药》年)

按语:本案阴虚体弱,不耐春令阳升而致呛咳。法用阴柔养胃,不治咳而咳自愈。

杨勤开医案:咽痛

唐某,女,45岁,年10月16日就诊。

患者于1月前因发热、咳嗽、医院住院治疗,诊为“大叶性肺炎”,经西医治疗后,体温正常,胸痛控制。

但干咳少痰,咽喉肿痛,饮食难下,声音嘶哑难出,形体渐瘦,近10余天常以静脉补液支持,神疲气短,舌质红少苔,脉细数。

证属燥热伤津,咽喉不利。

治宜滋阴润燥,清利咽喉,拟麦门冬汤加减:

麦门冬15克,法半夏5克,明党参10克,粳米12克,玄参21克,桔梗8克,蝉蜕5克,甘草3克。

服上方3剂,咽喉疼痛减轻,语音增大,继服10剂,痊愈,随访未见复发。(《湖南中医杂志》年)

按语:感受燥热之邪,伤及肺胃,津液亏耗,虚火上炎,故咽喉肿痛,久病气阴两虚,金破不鸣,声音嘶哑,故用麦门冬汤清热养阴,加桔梗、蝉蜕宣肺开音,标本兼治矣。

王正林医案:失音

田某某,女,37岁,教师,年10月28日初诊。

患者于10月15日因下痢新瘥即讲课,致声音欠扬,曾经某医投胖大海等中药罔效,昨日又连续上课,当晚即症状加重。

现患者声音嘶哑,不能出声,咽燥口干,咳声低微,无痰,舌红无苔,脉细数。

病属肺燥津伤。

治以滋阴润肺,拟麦门冬汤进退:

麦冬、粳米各15克,玄参、桔梗各10克,蝉蜕5克,法半夏、甘草各3克,大枣(剖)3枚。2剂。

再诊:药后语能出声,但声音仍欠扬。

续服原方3剂,讲话声音如常。(《新中医》年)

按语:失音有外感、内伤之分,其机转亦有虚实之不同。

田某系下痢后,精血脂液耗伤,复因语言过多,损伤肺气,气阴俱伤,咽喉失养,故致失音。

投胖大海之属乃舍本逐末,故未能见效?宜清润养其气阴,用麦门冬汤加减。燥热清,阴液复,肺得滋润,胃得滋养,故收良效。

肖美珍医案:胃脘痛(萎缩性胃炎)

成某,女,48岁,年2月5日初诊。

胃脘痛10年,有肺结核病史。症见咳而咯痰不爽,咽喉不利,上腹饱胀,胃脘隐隐作痛,脘部烧灼,纳食不佳,口渴欲得凉润但不多饮,嗳气,大便干结。

查面色苍黄,形体消瘦,舌质红,苔光剥,脉虚数。

X线钡餐检查胃窦部有激惹现象,胃窦大小弯呈锯齿状,痉挛性收缩,胃粘膜皱襞粗乱。

胃镜检查:胃粘膜红白相间,以白为主,色泽变淡,粘膜变薄,皱襞变细,可透见粘膜下血管。

诊断为萎缩性胃炎。

证属胃阴不足,虚火犯肺。

治宜养胃生津,润肺清热。

方用麦门冬汤:麦门冬20克,党参15克,粳米10克,姜半夏、甘草各5克,大枣10枚。嘱其戒烟酒,调饮食。

煎服5剂后,胃脘灼痛减轻,纳食增加。

守方加减又服50剂,症状消失,食欲正常,胃镜复查提示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好转。随访3年,未见复发。(《国医论坛》年)

原按:本例病机在于肺胃津液耗损,虚火上炎,津不上承,故咳而咽喉不利或咯痰不爽;胃阴不足,则胃脘疼痛隐隐,故治以麦门冬汤,清养肺胃,止上气。

方中重用麦冬,润肺养胃,止逆下气,并清虚火;半夏用量很轻,且与大量清润药物配伍,化痰降逆而不燥;党参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枣养胃益气,使胃得养而痛止津生,津液充肺,则虚火自敛,咳逆上气等症自可消失。

权依经医案:鼻衄

陵某某,男,50岁,年2月23日初诊。

七天前突然鼻出血不止,伴轻微咳嗽,素有慢性气管炎和高血压病。

住院后血压波动在/~/80mmHg之间。化验:Hb7g%,血小板/mm3,凝血时间1’30’’。

体查:鼻腔有渗血,无明显出血点。舌红苔薄白,脉关尺滑数有力,寸部无力。

用麦门冬汤治之:麦冬21克,党参6克,半夏9克,炙甘草6克,大枣4枚,蜂蜜30克,竹茹30克。

水煎去渣入蜜,搅匀服,3剂。

二诊:服上药1剂后血即止,嘱再服2剂以巩固疗效。

诊脉两寸较前有力。患者要求改治慢性气管炎,故又用二陈汤加杏仁、竹茹治之。(《古方新用》)

按语:热迫肺津,肺气不能下降致发鼻衄。用麦门冬汤止逆下气,引血下行,并去留恋热邪之粳米,加蜂蜜以润燥,再加竹茹以清络脉之热也。

文摘自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版权声明:

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◇文章为网络搜集,仅供临床思路参考,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。

目前000+人已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ygiuv.com/zlyz/1102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