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对甲减甲亢和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

点“斗斗妈日记”,阅读更多养生文章

  甲状腺疾病,中医称“瘿”[yǐng],为在颈绕喉而生,状如瘿络或樱核而得名。其特征为颈前结喉两侧漫肿或结块,皮色不变,逐渐增大,病程缠绵。根据古代文献所描述的症状分析,与西医学中的地方性甲状腺肿、甲状腺腺瘤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亚急性甲状腺炎、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。

  历代医家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:

  我国是最早记录甲状腺疾病的国家,历代中医古籍中有不少关于甲状腺疾病的丰富内容。

 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病名:

  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统称为瘿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瘦,颈瘤也,从病婴音。”刘熙《释名》曰:“瘿,婴也,在颈瘿喉也。”瘿作为病名,首见于公元前7世纪《山海经》,曰:“天目之山,有草如菜,名日杜衡(土细辛),食之令人作瘿”。《尔雅》称其为大脖子病,公元前3世纪《庄子》有“甕[wèng]瓷大瘿说齐桓公”,公元前2世纪的《灵枢·刺节真邪篇》有“瘿瘤”的记载。以后医家多沿用,如《诸病源候论》有“瘿者....初作与樱核相似,而当颈下也,皮宽不急,垂捶捶然是也”。晋代《小品方》也曰:“瘿病者,始作与樱核相似。其瘿病喜当颈下,当中央,不偏两边也,乃不急缒[zhuì]然,则是瘿也。"

  隋代巢元方的三瘿分类:

  隋代巢元方著《诸病源候论》,是病因学的集大成之作,其中有关瘿病的论述颇多。他指出瘿的发生与水土及忧思气结等因素有关,并把瘿瘤分为三类:血瘿、息肉瘿及气瘿。其描述瘿的证候曰:“恚[huì]气结成瘿者,但垂核捶捶无脉也。饮沙水成瘿者,有核??[lěi]无根,浮动在皮下。”论述瘿的病因病机谓:“瘦者,由忧恚气结所生,亦曰饮沙水、沙随气入于脉,搏颈下而成之。”又曰:“诸山水黑土中,出泉流者,不可久居,常食令人作瘿病,动气增患。”

  明代陈实功论瘿病:

  陈实功著《外科正宗》,是一部代表明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。他对瘿病的论述同样精要,选方切于使用。他认为瘿之发病乃五脏瘀血、浊气、痰滞而成,并将瘿病分为初起之实证与病久之虚证,其设立的治疗瘿病实证的方剂海藻玉壶汤至今仍在广为使用。在论述瘿病的病因病机时有这样的描述:“夫人生瘿瘤之症,非阴阳正气结肿,乃五脏瘀血、浊气、痰滞所成”。描述其症状曰:“瘿者阳也,色红而高突,或蒂小而下垂...”他引薛立斋的论述将瘿病分为五瘿:筋瘿、血瘿、肉瘿、气瘿、石瘿。云:“筋骨呈露曰筋瘿,赤脉交结曰血瘿,皮色不变曰肉瘿,随忧喜消长曰气瘿,坚硬不可移曰石瘿,此瘿之五名也。”

  在治疗方面,他将瘿病分为初期之实证与病久之虚证,指出:“初起无表里之症相兼,但结成形者,宜行散气血;已成无痛无痒,或软或硬色白者,痰聚也,宜行痰顺气;已成色红坚硬渐大,微痒微痛者,宜补肾气,活血散坚”。并按此拟定了海藻玉壶汤、活血散瘿汤、十全流气饮等有效方剂。在论述海藻玉壶汤时云“治瘿瘤初起,或肿或硬,或赤或不赤,但未破者服”。论述活血散瘿汤云“治瘿瘤已成,日久渐大,无痛无痒,气血虚弱者”。论述十全流气饮云“治忧郁伤肝,思虑伤脾,致脾气不行,逆于肉里,乃生气瘿、肉瘤,皮色不变,日久渐大,宜服此药”。

  其他医家对于瘿病的认识:

  对于瘿病证候的认识,如宋代《圣济总录》描述:“瘿之初结,胸膈满闷,气筑咽喉,噎塞不通,颈项渐粗,囊结不解,若此之类,皆瘿之初结之证也”。其后的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则将瘿瘤分为五类加以论述,曰:“坚硬不可移者,名曰石瘿;皮色不变,即名肉瘿;筋脉露结者,名筋瘿;赤脉交络者,名血瘿;随忧愁消长者,名气瘿。”随后医家多宗此分法。

  对于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除《诸病源候论》外,《济生方》也作了详细的论述,其曰:“夫瘿瘤者,多由喜怒不节,忧思过度,而成斯疾焉。大抵人之气血,循环一身,常欲无滞留之患,调摄失宜,气凝血滞,为瘿为瘤。”《圣济总录》首次提出:“妇人多有之,缘忧患有甚于男子也”。并从病因的角度将瘿病作了归类和论述:“石瘿、泥瘿、劳瘿、忧瘿、气瘿是为五瘿。石与泥则山水饮食而得之,忧、劳、气则本于七情,情之所至,气则随之,或上而不下,或结而不散是也”。金元至明清,在瘿病的病因病机上,突出了气滞、血瘀、痰浊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。明代《医学人门》在病因及病机方面,强调了情志因素:“原因忧恚所致”。至清代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瘿瘤》则谓:“瘿瘤者,气血凝滞,年数深远,渐长渐大之症”。

  对于瘿病的治疗,早在晋唐时期,祖国医学文献中就提出用含碘药物和动物的甲状腺口服治疗本病,如《肘后备急方)载有海藻酒,南北朝的《僧深集方》载有“五瘿丸”方,“用鹿[yè],以酒清,炙干,再纳酒中更浸,炙令香,咽汁,味尽更易”。靥,即动物的甲状腺,这是用含动物的甲状腺治疗瘿的最早记教,唐代的《千金方》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,对瘿病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,其中就有用鹿靥、羊靥内服治疗甲状腺病的经验。《外台秘要》收集了治疗瘿病的方剂达35首,以使用海藻、昆布,及鹿靥、羊靥的方剂为多。《太平圣惠方》中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剂29首,其中的药物也多使用动物的甲状腺。《儒门事亲》首次提倡将海藻、昆布、海带等海生植物“投之于水瓮中常食,以令瘿消之”。至明清,随着医家对瘿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入,治疗方法上也日见增多,除继承前人的消瘿散结方法外,在理气、活血、化痰的具体应用上有新的进展,并增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有用黄药子酒治疗瘿病的方法,他指出黄药子具有“凉血降火、消瘿解毒”的功效。《证治准绳·瘿瘤》用藻药酒治疗气瘿(海藻、黄药子),清代沈金鳌总结了治瘿之法“结者散之”。可见,本病的治疗方法日趋完善,临床应用更加灵活多样。

扩展阅读:8岁以下幼儿及新生儿甲减调理方案(附小儿捏脊动态图)

甲状腺问题(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)自我康复调理方案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哪里治白癜风病
白癜风临床专家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ygiuv.com/jbtz/9456.html

当前时间: